我的毕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上品山庄 > 第八十六章 制茶

第八十六章 制茶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事要办,可能没空到这里来了。”庄逸并不想到叶军中枪的事情告诉冯元金。

    “这小四啊,钱够花就行了,不用赚那么多吧。”冯元金以为叶军又忙生意去了。“对了,那小四的寿礼他不来取了吗?”

    “冯老,四哥交待我,让我把礼物取回去。”庄逸无奈地道。

    “那小子。好了,等下你把东西取回去吧。”冯元金道。

    “东西先放一边吧,我这次来可是专门向冯老讨教制茶之道的。”这次庄逸来,可是专门来找冯元金学炒茶的。

    “行,正好我正要再制一些茶叶,跟我来吧。”冯元金放下茶杯,从靠椅上起身,往院子旁的一间屋子走去。

    庄逸连忙跟上去。

    跟着冯元金进入屋子后,庄逸第一眼就把注意力放到了一口一米多高,上面放着一口微微倾斜的铁锅的灶上。

    “想要炒茶,锅和灶是必不可少的。一般炒茶分生锅、二青锅、熟锅,三锅相连,序贯操作。三锅均用普通板,锅呈25-30度倾斜,三锅相连即成炒茶灶。”冯元金道。“不过,这极品龙井的制作却有少许不同。不同之处在于,在制作的过程中,全凭一双手来控制。运用抖、带、挤、甩、挺、拓、扣、抓、压、磨‘十大手法’,根据鲜叶大小、老嫩程度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,不断变化手形法。之后分青锅、回潮和辉锅三道工序,制成色泽绿翠,绿中透黄,外形扁平光滑,形似“碗钉”,汤色碧绿明亮,香如兰,滋味甘醇鲜爽的极品龙井。”

    “冯老,光说根本没什么用,您老还是炒一次茶,让我开开眼界吧。”对庄逸来说,讲得再多,也不如看冯老做一次。

    因为,只要冯老做一次,庄逸就能不差一分一毫的复制下来。

    “行,那我就给你展示一下。全手工炒制极品龙井的过程。”冯元金笑了笑。

    接着,冯元金点燃灶火,开始热锅。

    “以前没有电的时候,都是烧柴火,现在可是方便多了。”冯元金一边点火,一边道。

    接着取出大概二两新鲜茶叶备用。

    “当锅温达80-100度时,涂抹少许油脂使锅内更光滑,这时放入新鲜茶叶。这时以抓、抖手势为主,目的是散发一定水分。等散发了一定的水分后,逐渐改用搭、压、抖甩等手式进行初步造型,压力由轻而重,达到理直成条、压扁成型的目的,炒至七八成干时即起锅,历时12-15分钟。当然,这个度你可得自己把握。”等锅热起来后,冯元金一边说着,一边把新鲜茶叶放进锅里,用手抓、抖起来。

    庄逸没有说话,只是点了点头,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冯元金的手法,还有锅里茶叶的变化。

    待得一刻钟后,冯元金就把锅里的茶叶倒到一个竹蔑编制的摊晾筛里薄薄的摊开。

    “这一步叫回潮,一般需要时间为40-60分钟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们可以继续再青锅。4锅青锅叶可以合为一锅辉。”冯元金一边说着,一边重复起之前青锅的动作。

    等4锅青锅叶都完成回潮后,冯元金就进行炒青最后一步,辉锅。

    “辉锅的目的是进一步整形和炒干。锅温60-70度,需炒制20-25分钟,锅温掌握低、高、低过程。手势压力逐步加重,主要采用抓、扣、磨、压、推等手法。其要领是手不离茶,茶不离锅。炒至茸毛脱落,扁平光滑,茶香透出,折之即断,含水量达5-6%为适度,即可起锅,摊凉后簸去黄片,筛去茶末即成。”冯元金一边用手炒着,一边给庄逸解释着。

    看到冯元金把制茶过程都做了一遍后,庄逸也学会了怎么制茶了。

    这样,空间里的那些和狮峰十八棵御茶产的茶叶一样品质的极品明前龙井,都可以制成极品龙井茶了。

    “怎么样,小庄有没有学会啊?”冯元金把辉锅后的茶叶摊在茶筛上摊晾后,就对着庄逸问道。

    “会了一些。”庄逸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那好,明天你买一些新鲜茶叶到我这里试试吧。”冯元金说道。

    冯元金这里还有些极品明前龙井的嫩叶,可他可不会让庄逸用来试手。

    庄逸又是点了点头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